学案导学模式之认识
高一政治组 常敏
高中新课改从2008年开始已在我省全面推行。“以人为本,注意发展”是新课改的理念之一。它在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,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、合作探究,提高学生的能力和学习效率。同时,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,通过教师的引导点拨,提高教学效益。
“学案导学”就是一种在教师的“导”与学生的“学”之间搭起一座桥梁的教学模式。我校也决定从下一学期起采用这一模式。但任何一种模式都不是万能的,如果运用不当,可能会产生很大的负面影响,最终会违背改革的初衷,我们高一政治组提过研究探讨,认为在实施这一模式时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:
一、注意不要把学案代替了教案
教案是教师在授课前准备的教学方案,是对教与学两方面活动的整体设计,其作用是构思要达到什么教学目标,如何达到这个目标,而学案是为学生提供学习资料,引领学生开展学习活动的一种教学手段。因此二者足不能互相替代学习。
二、要注意教学方法的多样性
学案导学模式的运用,最容易走入教学流程单一的误区。我们应该在教学实践中通过对每一节课内容的研究,针对内其容的特殊性采用多样的教学方法,方能取得更好的效果。
三、要注意教学资源的丰富性
学案只能是其中的一种教学资源,为了课堂的需要,教师要创造、挖掘更为丰富多彩的教学资源,更好地满足课堂需要,提高教学效率。
四、学案的容量要适中
学生的认识能力和耐心是有限的,课堂的时间也是有限的,如果学案中充斥了太多的内容,学生就会手忙脚乱,目不暇接,学案就会形同虚设,不仅起不到应省的作用,反而会加重学生负担课堂上学到的知识得不到深化,降低学习效率,也会引起学生对学案的反感。 |